实验室简介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09-03-08

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围绕“用化学工程的理论与方法指导材料制备的工程化”、“基于新材料发展新的化学工程技术与理论”的学术思路,通过材料的功能-结构-应用关系的科学问题的研究,致力于解决制约过程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等瓶颈问题,构建化学工程与材料学科交叉研究的学术平台,并逐步形成三大研究方向:(1)限域传递理论,(2)高性能膜材料设计与制备,(3)基于新型材料的低碳流程再造。通过这些方向的研究,以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18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正高职称144人,副高职称34人,中级及以下职称8人;在读研究生(含博士生)2000余人,在站博士后63人;国家级人才50人、国家级青年人才30人,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名,国家“863”领域专家6名,先后获得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和1个科技部创新团队。1个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实验室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示范基地,形成了以院士为带头人,以青年博士生导师和海外归国博士为主体,年轻博士为骨干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实验室拥有仪器价值3.5亿元现代化的仪器分析测试中心,包括了一批材料微结构表征与宏观性能测试等仪器设备。

实验室定位于应用基础研究,面向低碳流程再造的重大需求,聚焦“纳微尺度传递规律”科学问题,发展限域传递理论,创制高性能膜材料,突破以新型材料为核心的生物基材料、大宗化学品、水泥等制备新流程关键技术,引领材料化学工程学科发展,切实解决关键工程技术问题,成为实现双碳目标一支重要战略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