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8日,应材料化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邀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赵碧丹副研究员于弘毅楼四楼中厅报告厅,作了题为“基于介科学的气固复杂系统建模与模拟”的学术报告。相关研究领域的师生参加了此次的学术报告。
本次报告主要围绕在气固流化床系统内刻画介尺度结构与传递特性定量关系的进展,共同探讨统计力学方法、机理与数据双驱动的机器学习方法等在多相反应器数学建模与模拟中的应用,赵碧丹副研究员在此次报告中分享了颗粒动理论、多尺度动理论、基于介科学的全新的结构双流体模型等大量研究成果。相关工作不仅可帮助分析介尺度结构产生原因,解析宽筛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并高精度地刻画非均匀气固系统内颗粒间相互作用,同时可实现工业流化床的快速模拟。
赵碧丹副研究员的精彩报告引起了全体师生的热烈响应,老师和同学们就其中的介尺度结构状态维持时间、AI训练数据与工业生产之间的联系以及可否用于连续介质假定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讨论,最后陆小华老师对此次报告进行了深刻总结,指出化工从应用角度出发,其本质还是属于数学应用,同时在日常中所采用的归纳法并不完全适用于科学研究。此次报告使每一位师生都收获颇丰。


赵碧丹副研究员简介:
赵碧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研究员,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数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 学专业,硕博保送至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李静海院士团队进行化学工程专业学习。具有学科交叉背景,科研工作一直聚焦化学工程科学中“介尺度结构与传递特性间定量关系”这一流态化领域的重大科学难题展开,相关成果共发表学术论文46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及面上项目各一项,主持中国科学院绿色院创新项目一项,以项目骨干身份参与 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一项;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全球华人化工学者学会未来化工学者,校级优秀青年学者,中国颗粒学会第四届青年理事,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青年编委,首届颗粒学会优秀博士生论文奖。